当前日期: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手机版

西柏坡手机站二维码

西柏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研究

分享到:

联系我们

红色教育的课堂
思想锻炼的熔炉
联系人:刘主任
手   机:18970600002
联系人:李主任
手   机:13731075897
QQ:258374936
Email:258374936@qq.com
网  址:www.xibaipo.org.cn

继续秉持西柏坡精神 不断加强党风建设

作者: 发表时间:2017-06-30 02:05:11 阅读:38次

【内容提要】西柏坡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新时期,需要继续秉持西柏坡精神,不断加强党风建设。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从两个务必、赶考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和团结统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四个方面对西柏坡精神的内涵进行说明。其次,从西柏坡是共产党人心中的圣地,西柏坡精神需要继续弘扬、精神的传承,作风的建设需要制度、精神的传承,作风建设离不开宣传教育学习、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整体推进与领导垂范相结合五个方面对新时期继续秉持西柏坡精神、不断加强党风建设进行了论述。

西柏坡是上个世纪河北平山县的一个普通山村,19475月随着中共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至19493月迁往北平,作为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个小山村不再平凡无闻,而是成为世界的聚焦点。而同时期我们党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也成为党的理论建设上华彩的一章。

一、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1949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内涵丰富。虽然对什么是西柏坡精神仁者见仁,但无可否认,西柏坡精神包括几个基本点,即“赶考”精神和“两个务必”、坚持依靠群众和坚持团结统一、坚信革命理想和信念。其中“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最具时代特色的内容,也是其核心内容。

1、“两个务必”

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避免出现人亡政息?这个历史性问题在延安时期,就引起了党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45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他看到作风朴素、生机勃勃的解放区军民,深有感触地说“我出生六十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希望中国共产党能跳出历代王朝“始兴终亡”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则认为只要人民起来负责,我们就一定能够跳出人亡政息的周期率,共产党人不仅能够打天下,而且能够治理天下。这成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知名的典故。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全党提出的忠诫,也是首次对全党提出“糖衣炮弹”的警示。目的是鞭笞全党同志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把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取得最后胜利。在毛泽东看来,“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毛泽东坚信:“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毛泽东是这样提出的,也是如此以身作则的。在西柏坡时,生活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是毛泽东依然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如擦脚擦脸用一条毛巾。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们也是如此,如朱德让儿子吃野菜,告诫不可忘记过去。

2、“赶考”精神

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京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比喻到:“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毛泽东熟知中国历史,尤其是对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的失败有着深入思考。认为李自成血战18年推翻明王朝,结果却只做了42天皇帝就被赶出了北京城,原因在于李自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居功自傲,贪图安逸,腐化堕落。这是历史的教训,同时也为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敲了警钟。当时,取得全国胜利在望。但是更大的考验却是党如何迅速适应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如何经得起胜利的考验,如何执掌全国政权,如何巩固胜利果实,长期执政,为此,毛泽东居安思危,以“赶考”精神思考党的“执政”问题,如对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等忠诫。

3、坚持依靠群众和团结统一

西柏坡时期,党中央面临严峻的革命形势和任务。既要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又要加强党内的团结统一。前者而言,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敌我力量对比在数量上仍然是敌优我劣。人心向背成为取胜的关键,需要党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为此,就需要最大限度的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调动人民群众参战和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运动,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战和生产的积极性,使解放战争“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据不完全统计,三大战役中,各地出动支前民工达856万人,担架36万多付,小车101万辆,运送粮食8.5亿斤。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我们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正因为党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依靠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也是我们党能成功执政的根本保证。

在进行土地改革运动的同时,党中央加强制度建设,如建立报告制度、健全党委会议制度等决议和决定,加强纪律性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尽可能地将权力集中于中央;同时,要求发展民主。这既保证了全党、全军在政策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又体现了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可以说,西柏坡时期是党的历史上最团结的时期之一。如1947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指出要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要“联合工农兵以及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之后党与民主党派团结一致,共同依靠和发动群众,形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仅1949122日前,来到解放区的知名民主人士就多达55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亲切接待来访的民主人士,并与他们共商国事。

4、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西柏坡时期,党中央共发电文408份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1948912日开始到1949131日结束),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奠定了全国的胜利基础。而人民军队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党中央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以弱对强、以少对多,打垮了国民党军队,最终打败了蒋介石集团。但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时刻不忘建设新中国,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并最终迈向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则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重要论断,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这正是对中国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坚信使然。

二、新时期继续秉持西柏坡精神,不断加强党风建设

西柏坡精神是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我们党重要的精神理论财富。而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二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西柏坡精神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支持,如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两个务必”也是党的作风建设十分重要的内容。新时期秉持西柏坡精神,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永葆党的政治本色意义重大。

1、西柏坡是共产党人心中的圣地,西柏坡精神需要继续弘扬

与延安一样,西柏坡在共产党人心中同样是圣地。关注西柏坡,要求全党全社会弘扬“两个务必”、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几届领导集体的共同心声。如进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邓小平同志再次告诫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19919月,江泽民专程到西柏坡,留下“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题词。2002125日,胡锦涛履新伊始就带领中央书记处到西柏坡学习,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重要论断,要求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把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作为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一项基本要求提出来,并要求全体党员都要身体力行,躬身实践。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发表“七一”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121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要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精神的传承、作风的建设需要制度

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党风建设,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紧紧围绕当前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而西柏坡精神则为党风建设继续提供支持。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当前,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最不满的问题之一是腐败问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工作方针,并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从源头上治腐防腐的力度。其实,西柏坡时期就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规范,如七届二中全会规定的不要对个人歌功颂德的“六个不”:不给党的领导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做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再如努力把“两个务必”内化于民主制度建设,19489月政治局“九月会议”强调了发展党内、党外民主问题,规定各级党委要健全党委制,实行重要问题经党委集体讨论和作出决定的制度,防止一个人说了算;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专门讲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等。虽然制度并不等于一切,但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行的。一定要以严明的党纪保障各项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要坚持把严格执纪作为加强作风建设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进一步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对作风问题严重、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要把纪律处分与组织处理结合起来,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力度。要严格执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各项规定。不断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使党内监督、人民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群众举报制度,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使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3、精神的传承、作风建设离不开宣传教育学习

建党90多年来,我们党从十几个共产主义小组,几十人发展到今天拥有四百多万基层党组织,八千多万党员。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好样的,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本色,也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但也确实有些人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这要求我们加强党风建设。只有通过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宣传,加强思想教育,才能防止“四种危险”的出现。此外对于正处于必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拥有13亿人口国家而言,要生存继续发展,也迫切需要我们继续秉持“两个务必”和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面对当前和未来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和党内外各种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期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我们的党自身就是个非常重视自身学习的政党。如一贯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的毛泽东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提高,还要普及,要读马恩列斯著作;强调党员干部要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必须学会“弹钢琴”……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在各种场合要求共产党员加强自身修养学习。

4、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实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前提条件。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本色问题。当前,有的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一些脱离群众的现象。如官僚主义,作风飘浮,不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侵害群众利益,等等。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也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是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因此,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把行使权力作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提思路、做工作。

5、整体推进与领导垂范相结合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率先垂范。“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身正,不令而行。因此,对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教育、监督和管理。如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工作圈”的监督,完善领导干部及家属财产申报制度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要求的同时,要不断强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使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等等。

作者:张丽娜,唐山市委党校教授;范玉双,唐山市委党校副教授;王郁,唐山市委党校副教授。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页。

 

国家一级博物馆
A A A A A
国家级旅游景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红色教育的课堂·思想锻炼的熔炉

Copyright 2018 - 2024 平山县正德文化培训中心 · 专注中国红色教育十五年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柏坡西路126-3 红色专线:18970600002 冀ICP备2023022901号-1